端午假期將至,你準備出門旅游嗎?生態旅游近年在我國越來越火,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個別游客的生態環境意識淡薄、生態環境和資源被破壞和相關環保法規執行不到位等。
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生態旅游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益探索。筆者建議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把旅游與生態深度融合,把祖國的綠水青山、藍天凈土、名川大山等自然生態轉化為旅游業的持久魅力,讓人們在旅游中領略和感受自然之美、山河之美。
一是讓綠水青山有顏亦有值。生態旅游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抓手,是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低碳經濟的最佳方式和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3月在浙江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考察時強調:“原生態是旅游的資本,發展旅游不能犧牲生態環境,不能搞過度商業化開發,不能搞一些影響生態環境的建筑,更不能搞私人會所,讓公園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
二是建議盡快出臺生態旅游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生態旅游行為,使生態旅游有法可依。過去許多自然保護區是禁區。2023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依法依規合理利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地質公園等自然生態資源,積極開發森林康養、生態觀光、自然教育等生態旅游產品。
三是推出不同類型的生態旅游典型,以典型引路。在農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余村,是天荒坪風景名勝區竹海景區所在地,群山環抱,秀竹連綿,植被覆蓋率高達96%。余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全國首個以“兩山”實踐為主題的生態旅游、鄉村度假景區。浙江余村成功入選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最佳旅游鄉村”。
在城市,可以福建三明市為典型。位于武夷山南麓、閩江源頭的福建三明市依托生態旅游,實現了脫貧攻堅和產業轉型,完成了從重工業城市到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的華麗轉身。2020年“十一”黃金周,三明市累計接待游客422萬人次,旅游收入高達24.73億元,完美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四是建立一支具備生態環保知識的生態旅游從業人員隊伍。生態旅游不同于一般旅游,導游要能講清其中的生態原理。生態旅游還是環境教育的實用手段,承擔教育功能,經過周密的設計和解說,讓生態旅游成為大家接受生態文明教育的一個大課堂。在生態旅游過程中講好生態故事、展現“美麗中國”形象。
五是強化生態旅游環境監管,堅決打擊借用生態旅游名義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讓大家在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