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發布《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 入海排污口設置論證技術導則》等兩項標準
發布時間:2025-01-27 | 來源:生態環境部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要求,健全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標準體系,指導入海排污口設置、溯源工作,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 入海排污口設置論證技術導則》(HJ 1406-2024)(以下簡稱《入海排污口設置論證技術導則》)和《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 水質熒光指紋溯源方法》(HJ 1407-2024)(以下簡稱《水質熒光指紋溯源方法》)。
入海排污口是陸源污染物進入海洋環境的最后一道“閘口”,是連接陸地和海洋的關鍵節點,其位置選擇是否科學合理關系到排污行為對周邊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產生的影響大小。《入海排污口設置論證技術導則》規定了入海排污口設置論證的基本任務、原則、程序、范圍、內容、方法及其技術要求,為保證入海排污口設置論證工作的科學性和論證結論的可靠性奠定了基礎。
開展排污口溯源,是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的重要基礎,也是摸清掌握各類排污口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排污單位等基本信息的重要舉措。水質熒光指紋溯源是排污口溯源中常用的技術方法之一,其相對準確、便捷、安全、經濟?!端|熒光指紋溯源方法》規定了入河入海排污口水質熒光指紋溯源方法的技術流程、技術要求與結果記錄的具體要求,有效提高了水質熒光指紋溯源方法的科學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關閉】